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自掘墳墓的馬總統

「我會負完全的責任」他說,「畢竟我是這個國家的總統」。
說得多麼不甘願,彷彿若可以選擇,他寧願不去擔負這個重責大任。
當紅杉軍佔據凱達格蘭大道時,他身為市長必需去選擇是否要像他平日所堅持的「依法行政」,強制驅離這些佔據馬路嗆扁的同路人,他選擇了屈意解釋,不去面 對,從此讓他的依法行政成為笑談。當時的他,只覺得「為什麼我這麼倒霉,必需要處理這麼兩難的事」。一方是自己每日引為金科玉律的「依法行政」,另一方則 是愛護自己、不敢得罪的支持者。他當面對這樣不困難的抉擇時都這麼怨天尤人,也無怪乎此次這麼心不甘情不願了。
他的心一定在想:我怎麼這麼倒霉,為什麼是我碰到?!
其實他一點都不倒霉。
去年520就職,倘若暑假就發生了嚴重風災,「那一定是前朝的錯」,媒體一定這樣講,「剛上任的政府那有辦法除去陳年之疴」。上任超過一年,風災才發生, 讓他的執政能力被迫現形,讓想幫他辯護的人都啞口無言,因為無法再拿前朝當藉口,他必需面對「全面執政」中當犯下嚴重錯誤時,那種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因 為沒有人能幫你分擔責任,需要承擔的人,只有掌握獨大權力的你。
但他並沒有這樣的體認。
「我負起全責」,結果負起責任下台的是外交部次長,他心不甘情不願的承諾要小幅改組內閣,做為應付排山倒海而來壓力的擋土牆。負起全責的意思,就是要在內閣中找幾個替罪羔羊,替主子頂罪。
會這樣虛與委蛇的找個人來應付應付,是因為他並不覺得他錯了。他有表示抱歉,但抱歉並不是認錯,而是覺得遺憾,遺憾者,與我無關也,自造的孽,無可怪於人。
他心中真正想的是,我明明沒有錯,為什麼需要道歉。只是面臨生平第一次的危機,只好勉為其難的表示「遺憾」一下,反正沒有人搞得懂,遺憾與我錯了有什麼不同。
2001年美國偵察機在中國外海遭遇中國戰機挑釁,中國戰機墜機,美國偵察機在中國境內強制降落,中國政府交涉要求美國要道歉,否則不放回美國偵察機,最 後國務卿鮑爾用的就是「I am sorry that...」「我很遺憾...」,反正聽的人聽到了「sorry」就認定美國人道歉了,結果不過是抱歉。
他的抱歉也是如此!
負起全責不就是看看自己該負什麼責任嗎?而不是只看到其他人的責任,若要這樣,叫其他人負起全責就好,不是嗎?
結果不願面對下台的要求,所用的理由竟然也是「不會下台逃避責任」。
我要在台上承擔責任,結果都是下屬在承擔責任,不是嗎?
2000年八掌溪事件中負起責任的行政院副院長,當時也沒有說這是因為前朝治水不利,二話不說,下台表示承擔責任,不願下台就是不願承擔責任,不是嗎?那麼之前所有承擔政治責任的諸公不都是白癡?都不會說「不會下台逃避責任」。
昨天下午硬是要辦國際記者會,想的不是說明後續重建的計畫,讓災區的民眾放心,讓全國百姓安心,讓反對者死心,卻是要說自己沒有錯,我們做了很多了,為什 麼還要來怪我!?什麼時候了,眼中仍然看到的,只有自己。沒有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災民,沒有迄今仍無法找到親人屍骨的難民,只有自己,那個受到冤枉的 自己,為何舉世人都沒法看到我的努力呢?為什麼大家都要來怪我?為什麼我這麼倒霉?
真正倒霉的是人民吧!
每一天每一天他的作為,只讓大家更看清楚他的無能,他的冷血,他的自私,他的懦弱。他的每一項作為,正在掘自己政治的墓地,刨自己的根基,等到掘/刨的差不多了,就該是誰也救不回的模樣了,可憐的只是,在這一段過程中,仍然必需面對忍受他的我們吧!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霍布斯邦看21世紀》讀後

上周讀完《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
不像霍布斯邦的其他著作,這本書其實是本論文集,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對美國帝國主義擴張的憂慮,作者呼籲各國應「委婉但堅定地拒絕加入由華盛頓政府所倡議的,可能導致軍事行動的邀請...藉此展現出它們對美國這個世界強權的孤立,進而限制它的影響力」,作者也嘗試區隔美國與聲稱師法的大英帝國間作為的不同,「英國知道自己並未也無法統治整個世界,而它也不曾嘗試這麼做」,更預言「由美國這樣一個單一國家所建立的全球帝國霸業,不論美國的武力有多強,都不足以維持這樣的帝國」,雖然這些看來都虛弱無力、色厲內荏,但對世界被單一強權控制的不安應已反應了多數左翼知識份子的心聲。
「世界似乎越來越需要以超國家的解決方案來解決超國家或跨民族的難題,但卻找不到任何全球性的權威組織有能力做出政策決定,遑論將這些政策付之實現」,看來全球化創造出的怪獸,已使缺乏因應能力的個別國家充滿困境,眼看世界政府又遙遙無期,這才是21世紀全球面對的最大挑戰,也是美國帝國建立的依靠。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基督教的興起》讀後

   上周看完《基督教的興起─一個社會學家對歷史的再思》。
   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因為缺乏可信的資料,所以對基督教如何發展成後來的規模,讓羅馬帝國不得不正視,最後成為國教的歷程無法解釋。羅德尼‧史塔克的這本以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並重塑基督教初期的發展過程,並以豐富的現代宗教的社會學研究成果做為比較的參考點,開啟了對早期基督教研究的新思路。
   有趣的是,根據作者的研究推論,許多現有對早期基督教發展的看法竟多數為錯誤,如一般認為猶太基督徒在早期基督教發展過程中很稀少,作者卻推斷基督教的福音最早的歸信者多為流散四方被帝國邊緣化的希臘化猶太人,並以主張放棄舊約神的馬西安被判為異端做為證明,因為多數猶太人信徒仍然難以割捨他們的神。作者還處理了基督教是否如一般認為的突然迅速成長的問題,以美國摩門教發展的模型,主張基督教的發展是緩慢的,只是因為不斷以同比例(40%)累積,等到數量夠大時,看來就會像突然暴增一樣。作者並主張在早期基督教研究中從未被描繪過的兩次瘟疫,基督徒因為會互相照料而死亡率遠低於其他羅馬人,作者認為這才是基督徒人數勝出的關鍵因素。
   作者並嘗試解釋早期基督教發展中女性的角色,並不像後來基督教壓抑女性的形象,早期女性甚至擔任過教會中的重要職位,對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做過很大的貢獻。因為羅馬人殺女嬰及不愛生育的習俗,導致基督徒中女性比例比非基督徒中要高出很多,缺乏女性的異教徒,因為娶了基督徒女性而歸信,成為基督徒擴散的另一個因素。
   對於為何以相信主將前來、未日立即將要到來預言的信徒,在預言明顯沒有實現時,為何沒有背棄,反而選擇繼續相信,作者用殉教者對將升天堂的堅定信心激勵了信徒來解釋。
   凡此種種,可以看出作者的企圖,這種研究方式提供了早期基督教發展的可信面貌,也多少回答了我前對早期基督教發展的困惑。雖然書中並未探討保羅視為自己天命的向異教徒傳教到底何時開始成功,或做為猶太教一個支派的基督福音何時破門出教、成為一個新宗教,對伊便尼派與   猶太基督徒間的區隔也未探討,但閱讀這本書仍帶給我極大的樂趣。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時間廻旋》讀後感(改寫版)

   看完威爾森的小說《時間廻旋》。 
   小說的背景是距現在不久的將來,「假想智慧生物」介入人類世界,將地球與宇宙隔開,在兩者間創造了時間梯度,使得地球的一年,宇宙經過一億年。由於預估太陽的生命約剩50億年,所以人類社會突然只剩下最多50年的壽命。 
   面臨末日將至時,世人反應各有不同,有人認為這是神蹟,從此步向虔誠信仰之路,有人認為反正要滅亡了,所以縱慾無所不為,也有人積極利用機會大發利巿。最驚人的計畫是想利用地球內外的時間差,改造火星並移民火星,在地球短短的一段時間中,火星上的人類就可以達到足夠的文明程度,真正了解「假想智慧生物」的真象。但沒想到當火星文明剛起步發展時,立即遭到「假想智慧生命」的魔手,也被關在時間梯度中。 
   讓我驚艷的是,從來沒有科幻小說曾嘗試「真正地」處理人性,在科幻小說中,往往科幻多於小說,人物的面貌經常模糊難辨,但《時間廻旋》不會。小說中在安排的末日情境下描繪各種人的反應,讀來一點都不生硬僵化,書中雖然充滿科幻內容,但並不難懂,在情節發展過程中也並不顯得突兀。值得推荐。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時間廻旋》及《時間軸》讀後

 元旦幾日看完兩本小說《時間廻旋》及《時間軸》,後者是前者的續集。
    這兩本小說講述的時間背景是距現在不久的將來,某不知名的「假想智慧生物」介入人類世界,將地球與宇宙隔開,在地球與宇宙間創造了一個時間梯度,使得人類世界的一秒鐘外界宇宙將經歷了三年二個月(我大約算了一下,應該差不多是1:100,000,000),也就是地球的一年,宇宙已走了一億年。由於預估太陽的生命約剩40/50億年,所以人類社會突然只剩下最多50年的壽命。
    因為這樣的梯度存在,原本現在人類不需去煩惱的問題,如太陽毀滅時該怎麼辦,突然成為人類必需去面對的問題,人類的末日看來也指日可待,《時間廻旋》這本小說就環繞著這個假想的背景,開始舖陳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應。有人認為這是神蹟,從此步向虔誠信仰之路,有的縱慾,認為反正要滅亡了,也有人積極從事了解之路,希望知道這整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利用地球內外的時間差,推動了改造火星並移民火星的計畫。但當火星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同樣遭到「假想智慧生命」的魔手,也被關在時間梯度中。
    最後「假想智慧生命」仍然心存「慈悲」,在太陽接近末期時將時間梯度移開,並讓地球與其他可生存的星球透過奇妙的方式連結在一起,於是部份人類開始移民到新空間,開始新的生活。
    《時間軸》則集中在處理部份人希望透過火星人的科技,能了解「假想智慧生命」,能與祂溝通的努力過程。並且嘗試回答,到底「假想智慧生命」是什麼?有沒有意識?有沒有善惡?祂的做事有沒有目的?這些人類從開始以來,不斷在問我們朝拜的神祗的問題。
    這兩本小說讓我驚艷的是,從來沒有科幻小說曾嘗試「真正地」處理人性,在科幻小說中,往往想要清楚描繪科技就很辛苦了,作者通常會忽略其中的人的面貌。但這兩本小說不會。要真正的將小說放入科幻小說的範疇內似乎有點令人躊躇。災難顯示人性,《時間廻旋》反而較像屬於災難小說類別。《時間軸》則更像尋找神的記錄。
    這兩本小說好看,最近要找到好看的小說也不多了,雖然作者描寫人類心靈仍稍嫌薄弱平面,但要較一般小說深刻的多,值得推荐。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龍與象》中的「拆解式生產線」

   《龍與象》中提及「拆解式生產線」,為近年製造業製程的最大變革。
   作者就「拆解式生產線」舉例:美國某百貨公司訂購十萬件襯衫,先「向韓國廠商購買紗線,運到台灣染色並織成布,襯衫鈕釦或許來自日本公司的中國廠,然後這些鈕釦和剛織成的布料,又被送到泰國剪裁、縫製襯衫」,最後因考慮出貨速度,「將布料及鈕釦分送五家不同泰國廠...完工速度將比單一工廠生產十萬件來得更快」。下單後五周,新襯衫已在全球上架。
   「拆解式生產線」是為降低成本,「在最便宜的國家生產成品零件,然後把零件運至下一個工廠據點」,生產線被拆解成為供應鏈,尋求最具效率的國際分工,「每項工作得以在全球最合適的地方完成」。
   但供應鏈往往需要計畫,如汽車需約5000個零件,計畫中的「供應鏈更是複雜至極」。除了更便宜的全球運輸網路外,若沒有電腦/網路的協助,這麼複雜的計畫根本無法控管,這場革命也就不會有機會發生。
   供應鏈的發展也讓「製造國」更加模糊,製造國為最後負責組裝的國家,與傳統生產線概念下的製造國完全不同,也將讓貨品所標示的製造國失去意義。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龍與象》讀後

   任何對近年中國印度崛起有興趣的人,《龍與象─中國/印度崛起的全球衝擊》是一本值得看的小書。書名中的龍指的是中國、象則是印度。 
   因為作者設定的讀者為美國人,故在書尾嘗試化解美國人對中/印崛起的排斥,如取代美國人的工作等等,讀來稍嫌枯燥無趣,但書中描繪的全球性勞工移轉現象仍十分值得細讀。 
   中國因為鄧小平而邁向資本主義,以新加坡為師法典範的發展,以廉價勞力與政策誘因等,讓外資於1990年代中期大幅投入,將中國逐步轉變成為世界工廠;印度因早期領導人反殖民的心結,長期對開放引入外資總是進一步退兩步,一路跌跌撞撞,直到看到中國的成長才定心改變,開放後因國內英語人口的優勢,逐漸成為「境外外包」服務的中心。中國生產,印度服務,遂成為目前全球中國/印度的分工模式。 
   但不論是「境外外包」或世界工廠,都隱含著將原本集中的生產/服務切割成多組小型模組化的單元,發包到中國/印度,這種切割重組、精準的配送等,若沒有電腦及網路的高度發展是不可能發生的。我還是對電腦/網路的發展如何改變了我們周邊的一切,常感到贊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