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龍與象》中的「拆解式生產線」

   《龍與象》中提及「拆解式生產線」,為近年製造業製程的最大變革。
   作者就「拆解式生產線」舉例:美國某百貨公司訂購十萬件襯衫,先「向韓國廠商購買紗線,運到台灣染色並織成布,襯衫鈕釦或許來自日本公司的中國廠,然後這些鈕釦和剛織成的布料,又被送到泰國剪裁、縫製襯衫」,最後因考慮出貨速度,「將布料及鈕釦分送五家不同泰國廠...完工速度將比單一工廠生產十萬件來得更快」。下單後五周,新襯衫已在全球上架。
   「拆解式生產線」是為降低成本,「在最便宜的國家生產成品零件,然後把零件運至下一個工廠據點」,生產線被拆解成為供應鏈,尋求最具效率的國際分工,「每項工作得以在全球最合適的地方完成」。
   但供應鏈往往需要計畫,如汽車需約5000個零件,計畫中的「供應鏈更是複雜至極」。除了更便宜的全球運輸網路外,若沒有電腦/網路的協助,這麼複雜的計畫根本無法控管,這場革命也就不會有機會發生。
   供應鏈的發展也讓「製造國」更加模糊,製造國為最後負責組裝的國家,與傳統生產線概念下的製造國完全不同,也將讓貨品所標示的製造國失去意義。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龍與象》讀後

   任何對近年中國印度崛起有興趣的人,《龍與象─中國/印度崛起的全球衝擊》是一本值得看的小書。書名中的龍指的是中國、象則是印度。 
   因為作者設定的讀者為美國人,故在書尾嘗試化解美國人對中/印崛起的排斥,如取代美國人的工作等等,讀來稍嫌枯燥無趣,但書中描繪的全球性勞工移轉現象仍十分值得細讀。 
   中國因為鄧小平而邁向資本主義,以新加坡為師法典範的發展,以廉價勞力與政策誘因等,讓外資於1990年代中期大幅投入,將中國逐步轉變成為世界工廠;印度因早期領導人反殖民的心結,長期對開放引入外資總是進一步退兩步,一路跌跌撞撞,直到看到中國的成長才定心改變,開放後因國內英語人口的優勢,逐漸成為「境外外包」服務的中心。中國生產,印度服務,遂成為目前全球中國/印度的分工模式。 
   但不論是「境外外包」或世界工廠,都隱含著將原本集中的生產/服務切割成多組小型模組化的單元,發包到中國/印度,這種切割重組、精準的配送等,若沒有電腦及網路的高度發展是不可能發生的。我還是對電腦/網路的發展如何改變了我們周邊的一切,常感到贊歎不已!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IC雙雄》讀後之二

   想多談些《IC雙雄》。
   不像一般所想像的,這麼精采的創新設計其實並未立即受到市場歡迎,IC產品的真正上市反而是在公開亮相近2年後。
   不受歡迎的原因是在價格。
   IC製造業者「仍然在學習如何以合理的成本設計及生產這種裝置」,合理具競爭力的價格背後所需的生產技術、必需伴隨著龐大銷售量機會才可能發生。「在市場趕上來之前,價格就會一直下不來;但只要價格居高不下,傳統電子市場就不會感興趣」。
   整個僵局的突破關鍵是太空計畫。登陸月球所需的龐大計算需要用電腦,因太空船重量限制,船上的電腦必需輕便、快速、穩定、省電,「他們的需要如此迫切,以至於願意付出標準電路的兩倍或三倍價錢來買」,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單石概念才有可能被開發成可以上市的商品,「公司之所以樂意這麼做,有一大部分是因為軍方市場的潛在購買力」。
   結果是:「直到一九六四年,政府銷售都一直占據百分之百的積體電路市場,就算在之後的許多年,聯邦政府也仍是最大的晶片買家。」
   堅持政府不應插手獎勵或大量採購高科技研發成果的人,實在應該看看積體電路發展的例子。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IC雙雄》讀後

   幾天前看完《IC雙雄─諾貝爾物理獎得獎人vs.英特爾創辦人的創新大賽》。
   這麼長的書名,其實只是在講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出現的故事。基爾比及諾宜斯約於同時(1958/1959)想到了「單石概念」,即在一片矽晶體上放置所有所需的電子元件:二極體(整流器)、三極體(放大器)、電阻器、電容器,那麼複雜電路的製作就可以直接在該矽晶體上完成(透過機器),而不用再依靠手工連結各電子元件,因而克服了電晶體的「數量暴行」(即需用手工連結的微小電子元件的數量規模太大,沒有製程可以製造穩定無失誤的連結)。單石概念就是我們後來習稱的「積體電路」。
   積體電路邁入生產後,放入單一矽晶體上的電子元件愈來愈多,自開始時10個元件(1961)、60(1964)、1,000(1967)、65,000(1975)、300,000,000(2008)。也是因為積體電路的發展,個人電腦及普及的網路才有可能發生。
   整個積體電路的故事,很像是電腦/網路發展故事的「前傳」,適合任何對網路/電腦發展有興趣的人閱讀。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鬼才2.0.1》讀後

   前一陣子將《鬼才2‧0‧1》看完。
   自1969年ARPANET第一個節點建立,每年以約20個點的速度緩慢擴增,但1981年開始發生了轉變,當時網路只聯結2佰部,2年後這個數字就變成5佰,過1年又加到1千,再兩年到5仟,再三年1萬,再三年竟達十萬。這種極速成長完全是因為個人電腦的廣被接受造成。
但個人電腦原本僅為少數人手中的玩具,如何成為多數人工作上必備的工具,原來只是因為一個試算表軟體的出現。
   當一位會計師被展示這項新產品時,「他開始發抖地說道『那是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完成的工作,現在我可以在一小時內就搞定了。』」,稍後更多人向作者說:『我一定要告訴你,你改變了我的一生。你讓會計變得有趣多了。」
   已經習慣於生活中存在個人電腦與網路的人,完全無法想像沒有他們的日子,更無法體會他們剛出現時曾帶給人們的感動與衝擊。個人電腦與網路已像水或空氣,我們已經太習慣甚至極度依賴。他們也偷偷地滲透改變我們周遭的一切:我們的工作內容、進行工作的方式、甚至我們與他人接觸/聯絡/群聚的方式。這些改變仍在發生中。